文化贸易平台是连接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的桥梁,在促进文化贸易发展方面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贸易平台之一,自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等认定以来,各基地为推动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贸易强国,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记者在日前于广州召开的2025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进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各基地在工作机制、组织保障、服务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营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文旅企业和文旅贸易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各基地累计服务企业6000余家,并围绕欧洲、东盟、中东、东亚等多个海外重点市场开展交流对接和贸易促进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过去一年,各基地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继续推进相关建设?让我们一起听听来自广州、景德镇和杭州基地的负责人怎么说。
广州基地:
“六个率先”打出“组合拳”
近年来,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建设,广州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取得显著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市文化产品出口规模达473亿元;游戏产业总营收达1406.67亿元,其中海外营收达190.58亿元,成为文化出口的重要引擎。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基地以“六个全国率先”构建更高水平对外文化和旅游贸易综合服务体系,打出“组合拳”密不可分。
率先成立全国首家专门服务于基地的对外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中心。该中心兼具专业性、服务性、统筹性等,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在线上,广州基地通过搭建服务平台,聚合入库申请、路演征集等功能,提升服务质效。编制对外文化贸易服务手册,包含咨询推广、金融、法律、文化保税等8项服务内容。在线下,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举办首届广州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峰会、“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数字文化装备专题)、“中华民俗 礼遇世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活动等大型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活动,累计签约项目达29个,签约金额超300亿元。
率先成立全国首家对外文化贸易特色支行。该支行提供集资金管理、投融资、贸易结算等于一体的特色跨境金融服务,有效促进文旅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通过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国际展示厅·入境游合作示范点”,完善基地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入境游等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整合智库资源、服务资源。建立广州(黄埔)对外文化贸易专家库。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服务平台供应商资源库,征集律所、金融机构等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
率先开展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东盟线)。累计组织近20家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在多国多地达成近百项合作意向,意向采购额超1亿元。一批广州新锐文化科技企业在第七届中俄博览会、德国科隆游戏动漫展上亮相。此外,组织企业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持续扩大海丝文化国际影响力。国内方面,建立对外文化贸易项目常态化路演机制,针对文化和旅游企业常态化开展路演、培训、调研、交流座谈会等近20场活动。
率先设立区域协同中心。与江西黎川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黎川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广州基地黎川区域协同中心,赋能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与全国11家新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共同发起倡议,扩大区域协作,成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合作联盟,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整体提升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率先成立澳大利亚悉尼联络工作站和美国洛杉矶联络工作站。与南非·开普敦国际公共艺术节合作共建国际艺术展览中非合作孵化平台。广州基地联合香港相关公司控股收购澳大利亚澳新日报传媒公司,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
率先与全球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相继引进中韩(广州)文化产业示范园、中国·马来西亚(广州)文化产业园,深化双边产业合作,吸引国外的投资和技术,推动发展符合地方产业发展基础和外方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基地负责人表示,广州基地将持续发力,多维支持企业出海。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2024年新修订的《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鼓励投资交易、促进文旅消费等八大项进行扶持。“文旅体一证通——穗园通”审批改革先行试点提高审批效率、降低时间成本、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依托《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8项举措强化基地对外文化贸易的产业链条,推动文化出海和入境游发展。
二是夯实基地建设。编制并完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发展规划》,对基地公共服务、运营管理、保障体系、多元协同、示范引领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实践工作铺排。推进文化和旅游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携手高校、银行等机构有推动平台市场服务、金融支持、政策奖励三大功能板块的开发和搭建。
三是高端活动赋能。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将于9月底举办,突出文化产业促进和交易功能。筹备第二届广州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大会,搭建投融资交流促进平台。同期举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政策落地交流推进会,深入交流基地的建设难点、堵点和政策需求。
景德镇基地:
擦亮“千年瓷都”亮丽名片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国际瓷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和货源地。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既是中国陶瓷对外贸易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贸易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通过创新贸易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强化数字赋能,成功推动陶瓷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2024年贸易总额达10.6亿元。
2023年,总面积64万平方米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景德镇)实现满铺运营。2024年以来,景德镇基地深化改革、集成创新,“四中心”提质增效成果明显:会展中心举办国际陶瓷博览会等会展活动32场,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交易中心吸引了13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产瓷区的600余家陶瓷品牌入驻,接待客流超400万人次,线下交易额10.08亿元;研学中心承办全国研学创新大会、少儿瓷博会、中国寻根之旅等10余场活动,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余人次;物流中心入驻14家品牌物流企业,月均处理1100万个订单,获评江西省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近三年,景德镇基地秉持“文化、贸易走出去”和“商贸、旅游请进来”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四融合、两布局”,实现从“平地起高楼”到“买全球、卖全球”的华丽转变。2024年,景德镇陶瓷出口额达7.9亿元。
展贸融合。自2024年起,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实行市场化办会,吸引82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外宾参展,观展客流达50多万人次,订单及意向成交额近百亿元,并围绕“会、展、节、赛、演、宴”六大项目类型精准招商,创新举办茶博会、动漫节等32场会议展览活动,实现“月月有展季季红”。
数贸融合。2024年,景德镇打造数字贸易产业园,上线陶博城甄选小程序,吸引商家392家入驻,上架商品3.3万件,累计销售额破亿元。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企业51家,完成备案28家。同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申报B2B出口额达6954万元,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额达11.4亿元。
文旅融合。以“陶瓷非遗文化+跨科学学科”为主题发展特色研学游,开设自研课程33门;运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通过政策激励、优化服务、完善标识、培训多语种导游和讲解员等方式,吸引国际游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新开发的自驾游营地火爆,创新推出的艺术跳蚤市场、捡瓷大峡谷等六大业态颇受欢迎,并在暑期推出夜经济业态。
产教融合。基地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等5所本地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合作,累计实训及培养创业学生400余名。据统计,景德镇基地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4000余人。
布局境内外市场。基地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开展区域合作,拓展陶瓷艺术品交易新渠道,在13个国家和地区布局17个陶瓷仓储设施,在阿联酋、土耳其、越南新设立3家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海外分店、会客厅,组织300余家陶瓷企业参加大阪世博会、阿布扎比书展、香港礼品及赠品展等境内外展会。
谈及景德镇基地的发展方向,该基地负责人表示,景德镇基地将在提升国内外影响力、扩大陶瓷出口规模、培育外向型优质产品、做旺入境游、促进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担当、积极作为。下一步,景德镇将全力办好第22届瓷博会,创新举办“1819”全球陶瓷嘉年华、“景德镇大奖”、陶瓷创意设计周等活动,实施陶瓷外贸“千企百亿”行动,致力于让景德镇真正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瓷都,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杭州基地:
打造文化出海一体化培育服务新模式
游戏产业是国家对外文化出口基地(杭州)正在发力的特色产业之一。
7月10日,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正式实施。若干措施在四个方面提出20项支持措施,对杭州基地的游戏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杭州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杭州基地坚持修内功、强服务,扩影响、树品牌,全力打造多功能、全要素的文化出海一体化培育服务平台,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文化生产标杆地、文化出海集聚区、文旅新兴企业孵化器以及产业新政策源地。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平台,不断增强文化出海竞争优势。聚焦文化出海新需求,建设完成“三个中心”。重点建设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打造集剧本创作、取景拍摄、审查发行于一体的短视频创新高地。建设杭州(余杭)游戏电竞创新发展中心,整合游戏版号快速申请、游戏出版发行等多项服务,加速游戏企业集聚;建设杭州(余杭)动漫影视创新中心,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强化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全产业链运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扩大价格竞争优势。一年来,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目前,杭州基地已集聚数字文化企业400余家,比去年增加约100家,形成以思享无限、游一卡、索以科技、翻翻动漫等行业领军企业为主的产业矩阵,带动超过200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创新生态共同体。其中,思享无限海外直播平台用户超3亿;游一卡将桌游《三国杀》翻译成10个语言版本,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翻翻动漫构建国际漫画发行网络,推动60余部原创作品进入日韩、欧美主流漫画平台,文化出海规模不断扩大,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高效服务响应企业出海需求。针对企业文化出海“事项杂”“多头跑”等痛点堵点,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集成工商、税务、海关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5项,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翻译等增值服务9大类。其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自2024年8月运营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办事3万余件;平台还整合法律、金融等40余家专业机构,建立标准化服务包和集采议价机制,使企业服务采购成本下降约30%,形成全周期文化出海产业服务体系。
三是建立出海培训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出海实战能力。针对企业出海路径不清晰等痛点,打造“杭海学院”培训与信息共享平台。设立“杭海讲堂”“杭海日志”“E企杭海”三大服务模块,聚焦出海培训、行业资讯、出海实战等维度,打造多元服务体系。其中“杭海讲堂”邀请“出海导师”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出海案例分析、海外渠道拓展等主题培训活动,一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40多场,辐射企业超1000家。
四是完善政策支持平台,精准匹配企业资金政策需求。浙江省《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提出,积极培育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游戏出海产业集群;杭州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提出大力促进“文化新三样”网剧、网文、网游出海;余杭区在设立文艺发展基金和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出台新一轮文创政策,对文化出海项目以及企业出海参展、海外首映、翻译、设立境外展示中心等给予资金支持。
下一步,杭州基地将通过新业态升级、新技术赋能、新集群培育等途径,不断探索基地创新建设与文化出海创新发展之路。一是发力头部企业招引。进一步深化各特色产业平台建设,以行业赛道头部企业招引和梯度培育并举,招引培育更多标杆性的文化出海企业,形成文化出海产业集群。二是建立文化出海共享链路。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与中小企业共享海外资源平台和渠道路径,构建“以大带小”文化出海格局,携手“走出去”。三是打造AI创新赋能平台。强化AI等新技术应用培育,实现AI平台共享共创,提升上下游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完善出海服务。通过与杭州海关共建海关创新服务基地等形式,与国内更多优质服务机构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完善服务机构库资源,实现长效合作和深度服务。
文化筑基,成就海阔天空
《黑神话:悟空》《哪吒2》、Labubu等风靡全球,让杭州游科、可可豆动画、泡泡玛特等中国文化企业名声大噪。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些成功在海外出圈的文化企业身后,有一位“幕后英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从广州基地“六个率先”的创新到景德镇基地“千年瓷都”的焕新,再到杭州基地数字文化集群的崛起……多年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以制度创新破解痛点,以生态构建激活潜能,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筑起了坚实的桥头堡,成为滋养文化企业成长的沃土。
文化贸易的难点在于文化差异的破壁与市场规则的适配。通过构建从培育到出海的全链条生态,这些基地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架起了一座桥梁。广州基地以“六个率先”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从成立全国首个对外文化贸易促进中心到设立特色支行,集结政策、金融、法律等资源,让企业轻装上阵、扬帆出海。杭州基地通过整合285项行政审批与9大类增值服务等,将企业服务成本压减三成,既消除了企业单打独斗的茫然,又打通了文化贸易的堵点,成功吸引400余家数字文化企业集聚于此。
基地建设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文化贸易”的内涵,推动文化价值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景德镇基地的实践就是一个鲜活案例:以陶瓷为媒介,将千年非遗技艺与数字贸易、文旅融合嫁接,既实现年贸易额超10亿元的市场突破,又通过3家海外旗舰店等让景德镇陶瓷成为“会说话的中国名片”。这一创新路径打破了“文化输出”的刻板印象,让世界在消费中国文化产品的同时,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深厚肌理。
从政策创新到业态融合,从区域协同到全球布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早已突破“助推器”“试验田”的角色,发挥着激活文化贸易跃升的乘数效应。这里既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有新兴业态的突破性成长,更见证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在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的征程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聚焦重点领域,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服贸会、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平台助力更多优质的中国文化产品和项目走向国际市场,这些平台协同并进、相得益彰,共同为文化出海保驾护航。未来,更多文化企业将从中孕育、成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文章链接:https://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news/gnxw/202507/177534.html